您现在的位置: 五菱 > 五菱文化 > 正文 > 正文

有人质疑他保守,他却把五菱打造为人民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6/24 9:46:48

“孙董太保守了”。年,柳州五菱汽车公司为了得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让渡了资源,选择加入上汽集团,进而可以与美国通用合作。有人质疑董事长孙少立没有创业人敢打敢拼的思想,但面对质疑,孙少立很快给予回击。

五菱的前身是柳州动力机械厂,成立于年,后来改名为柳州拖拉机厂,但80年代开始没落。原因很简单,拖拉机市场严重饱和,厂里积压了上千辆拖拉机无人问津,公司面临困境。

拖拉机厂当时花了大量人力财力,引进日本的三菱货车进行研究,一心想要开发出新产品,重新占领市场。

年,柳州拖拉机厂更名为柳州微型车汽车厂,这一次转型是历史性的,因为仅仅过了两年,五菱标志就正式被启用,五菱的影响力从此走了上坡路。

当时,孙少立已经加入到五菱这个大家庭,他非常讲究合作,无论是公司内部的部门合作,还是公司联合外部的公司一起发展,他都秉承合作共赢的态度。

公司上下团结一心,互相补台,很少出现扯皮形象。难怪有句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他不止一次强调:“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离不开团结协作,公司与公司之间同样如此”。

而正是他的这一理念,引导柳州微型车汽车厂快速发展。

年,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孙少立担任董事长一职,这一年,新型货车的销量成功突破5万辆。

但在高速发展下,孙少立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五菱作为一个老牌企业,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显得有些招架不住,对外出口成为了一条必须开拓的新道路。

孙少立继续保有着他的合作理念,找到印尼等国家,先后签订了合作协议,出口了几千辆车。达成了双赢的局面,实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

年,在加入上汽集团期间,孙少立一天时间里需要在上海、广西两个省市来回倒腾个两三趟,根本没有空闲时间休息。

但既然是合作,就有输有赢,五菱获得了许多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但也让渡了很多资源。

有人开始质疑孙少立保守,不敢拼搏。但事实证明,孙少立同样实现了共赢。

全新的产品五菱之光上市后,五菱集团在互联网时代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态势,技术上的问题由美国通用帮忙解决,资金方面,有上汽支持,五菱全身心投入市场开发,反馈效果非常好。

很快,五菱之光就在全球卖出了近万辆,被当时的福布斯评选为当年重要车型,缔造了一段佳话。

现在,五菱被称为“人民代步车”,可见它在国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截至年,五菱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累计销量超过万的车企。

如果当时孙少立不加入上汽,选择孤军奋战,又会是什么局面呢?

孙少立作为领头人,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还记得年疫情期间,五菱引进生产线造口罩,当时也有很多人怀疑,说:“一个生产汽车的,怎么转型造口罩?”

但事实是,五菱汽车说干就干,连夜把口罩生产出来了。

我还记得口罩上面印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生产什么”,这句话感动了很多人。

此外,孙少立还组织了捐款、捐物资等一系列回报社会的福利活动。

作为“人民代步车”,五菱汽车在孙少立的带领下,适应改革发展需求,不断研发,迎接竞争,主动出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相信未来,五菱还有更亮眼的成绩。

你身边买五菱汽车的人多吗,你觉得五菱能够走到今天,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初秋九月请你发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linga.com/wlwh/12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五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