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五菱 > 五菱价值 > 正文 > 正文

五菱造插混,靠什么对标电池自由的比亚迪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5/12 20:29:50

今年开始,五菱可能要开始卷插混\增程市场了。

如果说之前给宝骏悦也后加一个增程器,像是说笑的话,那这次五菱可能是来真的了。大概在7月底的时候,一组五菱轿车的谍照曝光了出来,而这台车,正是五菱旗下FCPHEV项目的测试车。而这台车最终量产之后,将会主攻A级插电式混动轿车市场,冲谁去的大家应该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插混或者增程市场,最近几年的火热程度真的很高,但凡有其中一个动力总成的产品,大部分品牌的销量都不会太难看。没有续航焦虑,充电加油都可以,用起来也省钱,兼顾燃油车和纯电车的特性,这种产品谁不爱?反正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

五菱这台轿车,会怎么造?

只有前驱,算不算遗憾?

还记得在今年月底五菱发布过一台发动机,是给混动车型用的,型号是S15DHE混动专用发动机。也就是因为有了这台发动机,才让五菱的插混之路变得顺畅起来,不然今年也不会看到插混测试车的出现。这台S15DHE发动机,拥有高效燃烧系统,阿特金森循环、可变排量机油泵、低摩擦等主流技术,并应用低压冷却EGR拉高热效率。

而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现在还没有给出,根据曝光信息来看,在6月份已经实现了正式投产,同时混动变速箱也在同月内投产。

那么FC项目,驱动系统有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基于E-CVT架构打造,采用的是增程为主、混动为辅的运行模式。现在的五菱星辰和凯捷,用的就是这套混动系统逻辑,而在非插混车型里的油耗表现还不错(市区油耗仅4.6L/km,综合油耗5.7L/km),不输给同级别的车型。所以,在这套混动系统之上,换上热效率更高的S15DHE发动机,再加上大电池组的、增加充电组件,整体效果应也会让人满意。

然后电机的选择上,可能还是采用P1+P电机的这套方案,来实现串并联架构,市区里可以用电驱、高速用直驱。这套组合对于五菱来说已经是一个成熟、可靠的方案。

P1也就是我们熟知的ISG电机,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离合器之前,作用是代替了飞轮的位置和发动机共用一个曲轴集成在发动机上;主要的功能,实现更高效的动能回收,提供微弱的动力,但并不能单独驱动车辆,而且体积不小。

P电机,确实是P0-P之间这几种电机当中驱动方面最直接的,也是最高效的电机,所以在动力输出和动能回收的效率上也是很高的。但,它在整套系统当中,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对结构设计是个考验。

为什么不换成P2+P4电机的组合?

首先P2电机的位置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前后都有离合器,理解为夹在中间的一个电机即可。所以,这个结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得足够小才能容得下它,而电机的小型化,需要时间和成本。

至于P4电机,它的作用就是驱动后桥的车轮,直接给动力输出。但难点是,不能随机切换发动机驱动和电机驱动,要匹配前轮和后轮的转动在同区间,这个对电控的要求比较高。结合以上电机布局来看,P1+P的电机组合,是最省时间、最省成本的方案。那也间接的表明,这台车应该不会有后驱版本以及四驱版本,只有前驱一种驱动形式。

第二种,用五菱现有的增程式?

不排除有的可能性,微卡的增程平台的那套技术可以拿来用,1.6升混动专用发动机配合后置kW/20牛·米的电动机,支持超50公里的纯电续航。乍一看还行,不排除后期推出的可能,但如果插混卖得好,它就没必要出现了。

选小电池,保住性价比?

动力总成之外,电池的大小,就成了一天插混车的第二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linga.com/wljz/13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五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