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五菱新能源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求是”大会,主题非常朴实;同时,这一天也是中国五菱新能源GSEV科技进化日。将五菱和科技放在一起,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别扭——但厂家偏偏就想告诉广大消费者,即便是几万块的宏光MINIEV也不是粗制滥造的老头乐。
五菱带领大伙回忆了一下近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及克服的痛点,这也是它后续产品开发的基本逻辑。有一个分享让笔者印象深刻,“五菱新能源发现中国80%用户日均行驶里程不超过30公里,时速不超过30公里/小时,以及中国70%以上的路况为四级公路,设计时速不高于40公里/小时”。这似乎是一种很尴尬的状态:路况好的发达城市比较拥堵,而不拥堵的地方路况又不太好。
基于如此残忍的发现,五菱新能源选择“从小做起”,陆续推出E,E,而随着五菱宏光MINIEV的到来,五菱新能源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矩阵。其中,宏光MINIEV至今累计销量已经突破90万辆。
此前,广大消费者甚至媒体朋友对五菱新能源的印象是“便宜”、“时尚”、“好玩”,基本不会去细究它技术层面的东西。但这次发布会,五菱主动表态,就算没有什么芯片、雷达、传感器的堆砌,依然不妨碍它们的品质路线。基于GSEV架构,五菱新能源总结出九大代步车标准,分别是“安全、空间、经济、续航、补能、全周期进化、品质、体验、服务”。
就拿核心安全标准来说,五菱围绕电池、充电、整车、云端及全生命周期打造五重芯电保护圈,确保可靠耐用。虽然个头小,但其车身依然也要接受对应工况的多轮碰撞测试。其中,在新能源汽车最薄弱的侧面,国际标准要求侧面柱碰撞1次,而五菱以10公分为间隔进行连续验证,让整车经过两次碰撞。
在续航里程不高的情况下,少打折扣就是用户体验关键了。根据《中国小型新能源汽车低温续航白皮书》对比统计,宏光MINIEV在低温下的整车续航性能“保真率”处于同级别领先地位。所以说,市面上和五菱宏光MINIEV长得像的车型很多,各方面都像宏光MINIEV那么靠谱,就没那么简单了。
造车是非常讲求规模效益的,规模上去了,厂家才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去更新技术;随着销量增长,厂家也能通过广泛的市场反馈来改善品质,让产品处于迭代升级的状态——如此,车企带给消费者的才是靠谱好用的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GSEV架构不仅带火了国内的代步车市场,它还助力海外市场形成相应供应链体系、制造体系和销售服务体系。也就是说,凭借体系能力的完善强健,五菱新能源产品已经开始树立起全球竞争力。
本次发布会上,五菱新能源还亮相了GSEV架构的首款全球车Airev。据了解,这款车已经抵达印尼市场,上市后迅速成为当地单月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如今五菱正在向全球人民输出中国车企的智慧和诚意。